关于精神科无抽搐点击疗法(MECT)的误解一
2025-08-11 9

作为精神科医生,在建议患者接受MECT(改良电休克治疗)时,常遇到以下“灵魂拷问”,我们一一为大家解答


关于精神科无抽搐电击疗法(MECT)的灵魂拷问一

“电击?确定不是刑讯逼供?”


“电击疗法”,说起来,这个词汇的确让人浮想联翩,很多小孩子小时候有摸电门的经历,还有被打火机的“压电打火器”电过的经历,那感觉相当酸爽,所以提到“电击”疗法时,容易让人想到,一道闪电划过身体,想想还是挺可怕的。


其实,“电击疗法”在1938年刚发明的时候,患者的确是承受比较大的痛苦的,电疗过程中,被电的痛苦都是通过身体硬抗的,患者承受的主要痛苦是“痛”,肌肉过度抽搐的痛(与宫缩痛痛感齐平)、骨折痛、牙齿断裂、下颌脱臼等。说到这您是不是很惊讶,这么痛苦为什么还会有人发明,有人尝试?我想,是因为医疗的核心原则是“生命至上”,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。


而“电击疗法”在没有痛苦缓解方案的前提下,还能发展10多年,一个是证明了它的有效性,同时也证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这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。


1950年代,麻醉和肌松剂的引出,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治疗痛苦。发展到现在,真正的电击治疗时间只有几秒钟。其他的准备工作,都是为了确保安全,减少痛苦:麻醉让患者感受不到疼痛,肌松剂让患者免去抽搐带来的受伤风险,心电监护设备全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。患者只是感觉睡了一小会儿,可以说比做胃镜都要舒服很多。



燕郊辅仁医院MECT治疗室(全貌)

燕郊辅仁医院MECT治疗室(治疗区)

燕郊辅仁医院MECT治疗室(恢复区)